
當孩子語言發展落後時,家長與老師往往會擔心是否需要接受專業評估,但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本文將釐清語言遲緩的評估流程與常用工具,幫助第一線照顧者成為孩子早期介入的啟動者。
目錄
1. 為什麼要進行語言發展評估?
語言是學習、社交與情緒表達的基礎,一旦出現遲緩,若未及早評估與介入,可能引發學習理解困難、社交障礙、情緒失控等。透過專業評估能有效分析孩子的語言能力與發展狀況,進而擬定適當介入策略。
2. 評估流程與常見實施單位
- 初步觀察與篩檢:由家庭、老師、衛生所進行發展篩檢。
- 初級專業評估:小兒科與耳鼻喉科初步檢查,排除聽力或神經問題。
- 語言專業評估:語言治療師使用正式工具進行評估。
- 多專業聯合評估:必要時結合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共同分析。
3. 常用語言評估工具與方式介紹
- REEL-3:適用0–3歲,家長訪談形式。
- CCDI:涵蓋語言、動作,適用於整體發展篩檢。
- PLS-5:測試語言理解與表達,適用0–7歲。
- 觀察與互動分析:如圖卡命名、遊戲觀察等。
4. 老師與家長的角色與觀察要點
家長應觀察: 孩子是否主動表達、是否能理解與回應、是否對語言刺激有反應。
老師應觀察: 孩子在課堂與遊戲中是否能跟得上指令、與同儕語言差距與挫折行為表現。
5. 評估後的處理建議與補助申請說明
- 啟動早期療育計畫,安排語言治療。
- 申請語言課程補助與特教資源。
- 與治療師建立個別化教育目標(IEP),定期追蹤調整。
FAQ 常見問題
- Q:語言評估需要醫師轉介嗎?
A:可直接預約,但醫師轉介有助於啟動補助。 - Q:一歲半可以評估嗎?
A:可以,建議滿12個月即留意語言發展。 - Q:孩子在家會講,在外卻不說話?
A:這是情境差異,可能為語用問題,也建議評估。
總結
語言遲緩的評估不僅確認是否會說話,更是了解孩子整體溝通與學習潛能的重要關鍵。老師與家長若能早期辨識並採取行動,就能協助孩子把握黃金治療期,發揮最大潛力。
📌 下一步建議
點我預約語言遲緩評估諮詢|歡迎家長留下聯絡方式,我們將由專業語言治療師團隊與您聯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