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警訊到診斷:失智症10大早期症狀你掌握了嗎?

從警訊到診斷:失智症10大早期症狀你掌握了嗎?

從警訊到診斷:失智症10大早期症狀你掌握了嗎?

發布日期: 2025年06月27日 閱讀時間: 6分鐘 分類: 長者健康

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往往被誤認為正常老化,導致延誤診斷與治療。研究顯示,及早發現並介入可以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品質。本文將帶您了解失智症的10大早期警訊,幫助您及早辨識,把握黃金介入期。

失智症不只是「忘記」而已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組症狀的統稱,而非單一疾病。它會影響記憶力、思考能力、行為和情緒,最終干擾日常生活功能。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約有8%罹患失智症,80歲以上則高達20%。

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包括:

  • 阿茲海默症:最常見類型,佔60-70%
  • 血管性失智症:與腦部血管問題相關,佔15-20%
  • 路易氏體失智症:與帕金森症狀相關,佔5-10%
  • 額顳葉失智症:影響行為與語言,佔約5%

無論是哪種類型,及早發現症狀都至關重要。以下我們將詳細介紹10大早期警訊,幫助您辨識可能的失智症狀。

失智症的10大早期警訊

1. 記憶力減退影響日常生活

經常忘記剛學到的資訊、重要日期或事件,反覆詢問同樣問題,且越來越依賴記憶輔助工具或家人提醒。

正常老化:偶爾忘記約會或名字,但之後能想起。

2. 計劃或解決問題的困難

難以遵循熟悉的食譜或管理家庭帳單,注意力無法集中,處理數字變得困難。

正常老化:偶爾計算錯誤,但能自行發現並修正。

3. 完成熟悉任務的困難

難以完成日常熟悉的任務,如開車到熟悉的地方、使用手機或家電、記住遊戲規則等。

正常老化:偶爾需要協助設定電視或微波爐等電子設備。

4. 時間或地點的混淆

失去對日期、季節的追蹤能力,不清楚自己在哪裡或如何到達此處,無法理解非當下發生的事情。

正常老化:短暫忘記今天是星期幾,但之後能想起。

5. 視覺空間關係理解困難

閱讀、判斷距離或顏色對比有困難,無法辨認自己在鏡中的影像,在家中迷路或找不到物品。

正常老化:因白內障等視力問題導致的視覺變化。

6. 語言表達或理解困難

難以加入或跟隨對話,突然停止交談且不知如何繼續,重複自己的話,或找不到適當詞彙表達。

正常老化:偶爾找不到正確的詞彙表達。

7. 物品放錯位置

將物品放在不尋常的地方(如鑰匙放冰箱),無法回溯步驟找回物品,可能指責他人偷竊。

正常老化:偶爾放錯東西,但能回想並找回。

8. 判斷力下降

判斷力或決策能力變差,如給陌生電話行銷大筆金錢,忽視個人衛生,穿著不合時宜。

正常老化:偶爾做出不佳決定。

9. 社交活動退縮

退出社交活動、嗜好或運動,避免與親友互動,對先前感興趣的活動失去熱情。

正常老化:偶爾厭倦社交、家庭或工作義務。

10. 情緒與性格改變

情緒波動大,容易焦慮、困惑、沮喪或害怕,在熟悉環境中也感到不安,或變得易怒、多疑。

正常老化: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並在被打擾時感到煩躁。

發現症狀後,該怎麼做?

1. 尋求專業評估

如果您或家人出現上述症狀,請盡快諮詢以下專業人士:

  • 神經內科醫師
  • 精神科醫師
  • 家庭醫學科醫師
  • 記憶門診

2. 進行全面評估

專業評估通常包括:

  • 詳細病史與家族史
  • 神經心理測驗(如MMSE、MoCA)
  • 腦部影像檢查(如MRI、CT)
  • 血液檢查(排除其他可治療原因)

3. 早期介入與照護

確診後的早期介入可能包括:

  • 藥物治療(延緩症狀惡化)
  • 認知訓練與刺激
  • 生活方式調整(飲食、運動、社交活動)
  • 照護者支持與教育
  • 環境調整與安全措施

預防與延緩失智症的關鍵因素

心血管健康

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避免吸菸,維持健康體重。

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

健康飲食

地中海飲食、DASH飲食或MIND飲食,富含蔬果、全穀、魚類和健康油脂。

認知刺激

持續學習新事物,閱讀,解謎遊戲,學習新語言或樂器。

社交互動

保持活躍的社交生活,參與社區活動,與親友定期聯繫。

充足睡眠

每晚7-8小時的優質睡眠,治療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中止症。

研究顯示,結合上述生活方式因素可能降低高達40%的失智症風險,即使有基因風險因素的人也能從中受益。

免費獲取「失智症照護完整指南」

我們精心編製的照護指南包含:

  • 各類型失智症的詳細照護策略
  • 居家環境安全改造建議
  • 溝通技巧與應對行為變化的方法
  • 照護者自我照顧與減壓技巧
  • 社區資源與長照服務申請指南

你不孤單 我們都在

立即索取失智症照護指南

常見問題解答

失智症和正常老化有什麼區別?

正常老化可能會有輕微的記憶力減退,但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失智症則會顯著影響日常生活能力,且症狀會隨時間加重。

失智症可以治癒嗎?

目前大多數類型的失智症無法治癒,但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可以延緩症狀進展,改善生活品質。少數由藥物、營養不良或甲狀腺問題引起的認知障礙可能是可逆的。

失智症會遺傳嗎?

大多數失智症案例不是直接遺傳的。雖然某些基因可能增加風險,但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也扮演重要角色。只有少數早發型阿茲海默症(65歲前發病)有較強的遺傳傾向。

輕度認知障礙(MCI)一定會發展成失智症嗎?

不一定。研究顯示約30-40%的MCI患者在5年內會發展為失智症,但也有部分人可能維持穩定或甚至改善。積極管理心血管風險因子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能有助於降低進展風險。

結語:及早發現,積極應對

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往往被忽視或誤認為正常老化,但及早發現和介入是改善預後的關鍵。如果您或家人出現本文提到的警訊,請不要猶豫,尋求專業評估。同時,無論年齡大小,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助於保護大腦健康,降低失智風險。